肾癌,出现症状时约1/4的患者已发生转移
2021-11-23
3.jpg

关于肾癌你了解多少?

要想知道什么是肾癌,我们就要先知道肾是什么?


肾脏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器官,外观呈扁豆状,位于两侧后腰部。肾脏主要的功能是生成尿液,并借此来清除身体内的代谢废物,并且可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与此同时肾脏也能够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多种激素来参与内分泌调节,对人体的血压和红细胞数目进行调控。可以说肾脏是体内的一大调节中心,担当着维护机体稳态的职责。
 
从肾脏纵切面来看,肾脏可分为内外两层,外面是肾皮质,内部为肾髓质。当肾实质的细胞开始不受控制地增生繁殖时,肾癌就形成了。
 
肾癌的发病率占成人所有恶性肿瘤的2%~3%,虽然发生率并不高,但却是泌尿系统里致死率高的恶性肿瘤[1]。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预估,2020年全球新增肾癌病例43.1万例,死亡17.9万例,其中中国新增病例7.3万例,死亡4.3万例[2]。
 
值得注意的是,肾癌的预后的好坏同所处的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局限性肾癌经手术切除后便可达到治愈的效果,5年生存率超过90%,然而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1年左右[3]。由此可见,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肾癌患者的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1 肾癌示意图

 


肾癌的诊断 

对于肾癌来说,常见的症状包括血尿、腹部包块、腰部疼痛、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等。这其中血尿、腹部包块、腰部疼痛被称为肾癌的“典型三联征”,但在实际情况中只有不到9%的肾癌患者能够出现这些典型症状。


与此同时,在有症状的肾癌患者中,约有10%~40%的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由肿瘤引起的全身症状,称为副瘤综合征[1],这些症状包括:贫血、高血压、发热、肝功能异常、高钙血症、红细胞增多等。若肿瘤扩散到了其他器官,则会出现相应部位的不适,如骨疼痛和持续性咳嗽。


那我们能否通过这些典型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存在肾癌,从而达到早期干预的目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这些症状大多并不具有特异性,不能直接推断自己是否患了肾癌。其次,早期肾癌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大多都是在体检中发现的。等到出现症状的时候,大约有25%的患者已经到达了肿瘤晚期阶段或者发生了肿瘤远处转移。


想在早期就发现肾癌,就要坚持每年定期体检。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血尿或者上述其他症状时,便需要到医院的泌尿外科就诊以甄别是否为肾癌。

目前主要的诊断手法包括超声,CT及磁共振(MRI),三者各有特长


超声检查便利性高,能够初步判断肾脏肿块的有无以及性质,并且较好地对良性以及复杂性肾囊肿进行鉴别诊断;


平扫和增强CT的结合能够诊断大部分肾脏肿块的良恶程度,并对其进行分期评估,为下一步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MRI则能够为CT造影剂过敏者、肾功能不全和孕妇提供影像检查,还可以进一步评估肿瘤的性质。


不同于其他肿瘤,肾癌在得到足够的影像学证据明确后,如果符合手术指证便可进行手术,并非一定需要穿刺活检的病理证据。医生可以在手术中切除肾癌组织后,再对其进行病理学分析。


肾癌的分期与治疗

  

肾癌被确诊后的下一步便是分期,准确有效的分期能够帮助医生选择更为合适的治疗方式以取得*好的预后


目前主流的分期方法是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的肾癌分期


这个分期方法依据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等情况将肾癌分为I到IV四个阶段。随着分期的提升,治疗方法也从肾部分切除术逐步向根治性肾切除术乃至全身药物治疗辅以姑息手术转变。


相较于根治性肾切除术,保肾手术能够保留一部分的肾脏组织,从而让患者的肾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存,进而使肾功能不全的发生风险下降。因此现在肾部分切除术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所推荐,并被运用在了一些较为复杂的肾癌病例之中。


然而保肾手术也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若贸然对一个较大的肿瘤肿块进行保肾手术,便会带来肿瘤切除不完善、出血过多、手术时间过长以致肾功能永久损伤等问题,长期预后甚至不如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效果。为了探明这一界限,一系列的肾脏评分体系被研究者们提出,例如REANL评分、PADUA评分、DAP评分、SARR评分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团队也提出了中国肾癌评分系统——中山评分[4]


这个评分系统由三个指标组成:肿瘤肾内直径(Ri)、肿瘤位置(Loation)和肿瘤深度(Depth)。通过这三个指标,外科医生能够简洁明了地评估手术难度,预测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相较于其他评分,中山评分的低中高危组间差异更为明显,分组效果更佳。

此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在中山评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世界上针对不阻断肾动脉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肿瘤评价及围手术期预后预测体系[5]

该体系主要包含两个评价系统,一个为基于肿瘤累及肾柱数目的半定量评分系统(NRC评分)[5],

另一个为基于肿瘤肾内直径及肿瘤侵犯深度的定量评分系统----零缺血指数[6]。更为细致的分组能够为肾癌患者提供更为准确的手术指导意见,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出现概率,有效保护肾癌患者的肾功能。


 

 



图2 中山评分示意图

 


 图3 NRC评分及零缺血指数示意图

 


对于患有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的人,指南一般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并适当结合手术切除


目前药物治疗分为两大类别,即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


图片

• 免疫治疗所使用的药物能够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来一起阻止或减缓肿瘤细胞的生长;

• 靶向治疗的药物则是能够在分子层面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实际应用中,两种治疗方案并非完全独立。很多新兴的治疗方案都同时用到了两种疗法里的药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晚期肾癌的治疗方案非常丰富,且都有自己独特的适用环境,患者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规律服药,从而取得良好的疗效。
 
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并非抗癌的终点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肾癌及其治疗过程其实是一次对肾脏的打击,而肾脏功能的恢复并非一蹴而就。因此肾癌病人手术或药物治疗的完成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仍然需要规律随诊。



在随诊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以此来测定患者肾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甄别有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情况。

规律的复诊有利于医生全面把握病情,并对不良预后尽早进行干预,我们将迎来抗癌的胜利。



日常预防保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肾癌的危险因素中入手来预防肾癌的发生。



目前已经明确同肾癌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有:遗传、性别、吸烟、肥胖、高血压等。虽然先天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仍可以针对后天因素进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肾癌的发生。


我们建议大家能够采取如下几个措施:


1.戒烟:烟草是众多肿瘤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尽早戒烟不但能减低肾癌的发生概率,还能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

2.控制体重:体重是一个明确的肾癌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和生活习惯控制体重会有利于肾癌的预防。

3.控制血压:良好的血压情况能够保证肾脏得到充足的血流供应,令肾脏功能不受到损伤,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做到上面三点后,不仅肾脏情况会得到改善,全身的各项机能也能获得提升,可谓是一举多得。



对于经历过肾切除手术的患者,更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剩余的肾脏功能。



单肾患者较健康人来说肾脏代谢的压力更大,更容易遭受打击导致肾衰。此刻即便是肾结石,肾盂肾炎这类良性疾病,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患者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肾脏状况,如有不适就要及时就医。


除肾脏疾病外,糖尿病、高血压这类基础疾病也可以对肾脏造成损害,因此这类患者需要比平时更为严格地控制基础疾病的进展。


 在饮食方面

• 患者要多吃清淡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推荐食用鸡肉、鱼肉等“白肉类”,少食用牛、羊、猪肉等“红肉类”。

• 同时要注意控制水盐的摄入,以减轻肾脏的代谢负担。

 老年患者也可以间歇性地进食牛奶,骨头汤等来预防骨质疏松,但不宜过多。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休息,少饮酒,少熬夜,不要过度劳累,不要进行高强度的运动。


总而言之,要对这唯一的肾脏施以加倍的关心和爱护。毕竟如果它倒下了,就不会再有另一个正常的肾脏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相信通过此文的介绍,大家都已经对肾癌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必对肾癌感到恐慌,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对肾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便能将其危害降低。让我们一起放心从容地面对它,不再谈“癌”色变。


参考文献:


[1]. Steven C, et al. Campbell-Waslsh Urology 11 edition. 2015.
[2]. Ferlay J, Ervik M, Lam F, Colombet M, Mery L, Piñeros M, Znaor A, Soerjomataram I, Bray F (2020). 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 Cancer Today. Lyon, Franc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Available from: https://gco.iarc.fr/today, accessed [15-10-2021].
[3]. Li P, et al.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 in the pretargeted versus targeted therapy eras. Cancer Med, 2016, 5(2):169-181
[4]. Zhou, L., Guo, J., Wang, H., & Wang, G. (2015). The Zhongshan score: a novel and simple anatomic classification system to predict perioperative outcomes of nephron-sparing surgery. Medicine, 94(5), e506.
[5]. Zhou, L., Cao, Y., Bian, T., Xiang, Z., Li, Y., Guo, J., Lin, Z., Wang, G., & Wang, H. (2015). Number of Renal Columns Invaded by Tumor: A Novel Parameter for Predicting Complexity and Outcomes of Off-Clamp Open Partial Nephrectom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221(2), 539–49.e1.
[6]. Li, Y., Zhou, L., Bian, T., Xiang, Z., Xu, Y., Zhu, Y., Hu, X., Jiang, S., Guo, J., & Wang, H. (2017). The zero ischemia index (ZII): a novel criterion for predicting complexity and outcomes of off-clamp partial nephrectomy. World journal of urology, 35(7), 109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