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8F-FDG 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
2020-02-15
VcWmQZkrqP5cnllLksqdvXHQBbhdz0P7KCFKPKm34BtkC1544426225199compressflag.jpg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由于骨髓瘤细胞过度增殖,分泌单克隆蛋白,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根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IMWG)制定的标准,骨髓瘤的诊断主要基于病理证实的髓内或髓外浆细胞浸润以及终末器官受损——通常定义为CRAB(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和骨病)。

 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骨髓瘤诊疗中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发现局灶/溶骨病灶以为开始治疗提供依据及预后判断。第二,尽早检出并发症,如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等,改善病人生存。第三,对于不分泌或寡分泌型病人,影像学检查是唯一可以用于评估疾病范围、治疗反应及复发进展的手段。用于MM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X线平片、全身低剂量CT、MRI和18F-FDG PET/CT。对于疑诊MM的患者,MRI敏感性高于其他几种影像学方法,尤其是全身MRI,在一些指南里把全身MRI作为确诊MM后评估病情的一线检查手段。然而18F-FDG PET/CT作为一项重要的功能影像学方法,在MM的诊治中也有其独特的作用。


诊断方面,18F-FDG PET/CT的主要作用是评估骨骼和髓外病变的范围以及对治疗的反应。18F-FDG PET/CT*大的优势是可以区别活动和非活动病灶。

18F-FDG PET/CT另一方面重要的作用是对预后的评估。有研究显示18F-FDG PET上阳性骨病灶的数目、SUVmax和是否有髓外病灶可以预测病人的生存情况。治疗后代谢情况的变化也与患者预后有关。



MM的治疗评估通常是检测M蛋白和/或轻链,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影像学在治疗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18F-FDG PET/CT。虽然对于治疗前评估,MRI更敏感,但18F-FDG PET对化疗后、骨髓移植后的随诊更有优势,用于评估是否缓解,因此IMWG推荐18F-FDG PET/CT为评估治疗反应的金标准。由于治疗后的“应答深度”与患者的长期预后密切相关,学者们又提出了小残留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概念,主要是指采用一些新方法(如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寡核苷酸qPCR和新一代测序技术)检测骨髓里残留的瘤细胞(或其DNA),这些方法比传统检测瘤负荷的方法要更敏感。功能影像学是另一种评估MRD的手段,IMWG标准里将18F-FDG PET/CT纳入到MRD的评估方法中,定义为治疗前的阳性病灶消失或代谢活性下降到低于纵隔血池。

由此可见,18F-FDG PET/CT与全身MRI在MM的诊疗中互相补充,发挥了影像学检方法在诊断、治疗评估和预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18F-FDG PET/CT在MM诊治中的价值,有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认识并合理利用这种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