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彪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科主任,瑞金临床医学院核医学PET核磁教研室主任。1987年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师从朱承谟教授,1998年上海第二医学院医学博士毕业。2002年任命为上海瑞金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2004年任命为瑞金核医学科主任。曾赴法国(1992年)进修,美国攻读博士后(1999年)。现为《中华核医学杂志》及《标记免疫分析和临床》编委。专长分子核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对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在核医学的应用有深入研究。2002年回国后获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二医大优良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或上海市成果奖二项,培养硕士研究生三名,发表论文58篇。

    价格面议
  • 石洪成  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复旦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从事领域为核医学。擅长PET/CT、SPECT/CT及核医学显像与CT、MRI等影像的对比分析。治疗项目包括甲状腺疾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治疗、肿瘤骨转移的放射性核素止疼治疗等。  人物经历 1994年获影像医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1年获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4年10月经医院选拔到美国Emory大学医院做访问学者一年,主要学习PET/CT的临床诊断和放射性核素的治疗。  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肿瘤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血管病影像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还兼任中华分子影像与核医学杂志常务编委等多部杂志的编委。  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SNMMI)委员  美国核医学研究院(ACNM)委员  获得荣誉 荣获美国核医学研究院的荣誉Fellow(2017年)  荣获上海青年医师优秀导师(2016年)  荣获中国核医学医师奖(2014年)  获抚顺市卫生系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年第一完成人)  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一项(2004年第五完成人)  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奖一项(2001年第八完成人)  学术论著 主编《SPECT/诊断CT操作规范与临床应用》、《心脏核医学》;承担《实用核医学》副主编、国家卫计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教材《核医学》副主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核医学科示范案例》副主编;主译《人类行为的脑影像学SPECT图谱》;参与编写论著或者教材30余部。以第一作者或者通信作者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共同参与发表论文100余篇。  从事专业 从事放射诊断(X线、CT和MRI)工作10余,之后再从事核医学工作近20年。专业特长为影像医学诊断和核医学治疗。影像诊断中尤其是对于SPECT/CT、PET/CT和PET/MRI等融合影像的诊断更具特长,在心脏核医学的影像诊断,如冠心病的诊断与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经验的积累。在治疗方面,主要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放射性碘-131治疗,甲亢及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的放射性碘-131治疗,以及肿瘤骨转移的放射性核素治疗等。  目前承担上海卫生系统先进适宜技术推广项目“SPECT/CT融合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PET/MRI临床验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炎症和微钙化PET/CT联合显像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评估”等科研项目多项。

    价格面议
  • 王辉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常委,上海核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核医学杂志常务编委。目前主要从事儿童肿瘤PET/CT诊断研究,131I治疗甲亢和甲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和卫生局课题多项,近几年发表SCI文章30余篇。1998年入选上海市卫生局百人计划。长期从事肿瘤核医学的临床医疗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主要是在PET和SPECT肿瘤显像临床应用上,有较高的造诣,特别是在甲状腺癌,甲亢核素治疗研究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及省部级课题多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价格面议
  • 乳腺肿物的定性是男性乳腺癌诊断的关键,多中心研究显示:18FDG-PET对男性乳腺癌原发病灶探测的灵敏度很高,对那些临床或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进行或高度怀疑而无明确结论的病人,特别是那些不愿接受创伤性诊断的病人,18FDG-PET应作为其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选择。PET/CT检查对男性乳腺癌的分期有什么帮助?腋窝淋巴结的累及与否是男性乳腺癌病人*重要的预后指标。Ⅰ期男性乳腺癌未累及淋巴结,而Ⅱ期则为刚刚累及,Ⅲ期指局部病灶浸润明显,Ⅳ期则有远处转移。以往对腋窝淋巴结的准确评价均靠对腋窝清扫组织的筛选和病理检查获得,几乎所有乳腺肿物患者都得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而术后病理证实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仅占25%~30%,而且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又可造成上肢水肿、上肢运动障碍及臂丛神经损伤等。因此,能在术前对腋窝淋巴结作出相对准确的评价而使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免于腋淋巴结清扫是一个努力的方向。FDG-PET对转移性腋窝淋巴结检出结果与病理学结果高度相关,PET对淋巴结转移的探测优势还在于对内乳淋巴结及胸小肌下淋巴结等;有助于男性乳腺癌的正确分期,并可对男性乳腺癌的治疗进行动态观察,为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提供依据,有助于术前判断是否需行淋巴结清扫术和加用辅助治疗。

    价格面议
  •  众所周知,PETCT检查现在较为普遍,因为PETCT可以发现早期癌症,很多人将PETCT当作常规体检的一项。在当今社会,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癌症患病率更高,因此,很多人在考虑是否让自家长辈来做个PETCT检查,以备无患。正因如此,许多患者家属就会有疑问,高龄老人做PETCT有危险吗?  PETCT是一项无创无副的检查,辐射剂量低。  PETCT检查使用的显影剂一般为18F-FDG,按0.1 mCi/公斤体重的注射计量来算,一般情况下受检者所注射的放射性显影剂的计量不会超过10mCi。也就是说,做1次全身pet-ct检查辐射量约为30-50毫西弗,普通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1000微西弗=1毫西弗。  短期内受到100毫西弗的辐射是没有危害的,当辐射小于100毫西弗时候,对人体没有任何影响。由此可见,接受有限次数的pet-ct检查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随着设备升级,检查辐射量越来越小。  在检查后几个小时,受检者身上会有微量的辐射含量,但18F-FDG半衰期时间只有105-115分钟,这么短的时间显影剂的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很快就会代谢并随人体的尿液排出,可以说是非常安全的检查。  因此,PETCT检查对于高龄老人来说并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危害,可以放心将PETCT作为一种体检。若实在不放心老人做PETCT,那么也可了解一下PETMR。PETMR的辐射相较PETCT辐射要少很多,更加安全。

    价格面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