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MR现阶段发展怎么样
2019-08-19

PET/MR发展怎么样?PET/MR是PETMRI两者融合一体化的大型新型影像诊断设备,同时具有PET和MR的检查功能,两者的融合能达到准确意义上的优势互补。

  近年来,PET/MR技术日趋成熟并已逐步应用于临床。那么PET/MR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呢?

  PET/MR是在PET及PET与CT融合一体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PET是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葡萄糖等人体代谢物作为显像剂,通过机体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

  PET成像反映病变的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被称之为“活体生化显像”,它的诞生是20世纪医学科技进步的重大事件,对于生命科学、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由于PET对组织解剖结构的分辨率较差,对病灶的定位不够准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PET的推广应用。

  PET/MR发展怎么样?PET广泛应用于临床得益于本世纪初PET/CT的成功研制,PET/CT是将PET与CT有机地结合在同一设备上的医学影像设备。

  临床实践证明,PET/CT具有对肿瘤
、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综合诊断的功能,特别是对肿瘤的定性、定位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PET/CT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医学的进步。


但在临床与科研的使用中,PET/CT也暴露了不少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主要还是归咎于CT本身的不足: 


①CT不能与PET同时采集图像,PET/CT数据的采集本质上仍然是PET与CT两个系**立进行。


②由于CT扫描与PET扫描采用的射线能量不相同,两种射线在生物组织中的衰减系数不相同,CT数据不能对PET进行标准的衰减校正;③CT会导致较高剂量的X线辐射,特别不适合孕妇、儿童及年老体弱等不宜接受X线检查者。

  与CT相比较,同样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科研的磁共振成像则具有明显的优势。磁共振成像具有出色的软组织分辨率,能进行多参数、多序列、多平面图像采集,3D扫描能一次容积采集任意平面重建。

  在功能与分子成像方面,MRI较CT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更吸引人的是磁共振无电离辐射,特别适合儿童、青少年、孕妇等特殊人群,且MRI造影剂更加安全;通过部分容积校准、运动补偿等,磁共振成像能更好地指导PET图像重建,并提供更加全面的局部和整体的结构与功能信息。

  如果PET与MR两种技术能够实现同步数据采集并图像融合,则能获得人体结构、功能和代谢等准确的信息,并减少辐射伤害,这将对于改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但PET与MR融合存在许多技术上的重大难题,主要包括:如何避免磁共振高磁场与PET的相互影响,如何改进磁共振扫描线圈以实现一次扫描全身成像,如何扩展磁共振的孔径及相关材料的研发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科研人员经过不懈探索,PET与MR融合的关键技术难题不断得以突破:如采用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取代PET传统的光电倍增管(PMT),这种新型光子探测器既能在强磁场中正常工作,又不会影响磁共振影像,还能承受射频场的影响。

  经场强高达9.4T的磁场测试,APD表现性能稳定,未出现任何性能的降低。同时,磁共振扫描线圈也取得历史性突破,从*初的正交线圈到表面线圈,再到相控阵表面线圈,进而发展到一体化相控阵表面线圈,实现了从头顶到脚趾的全身MR扫描,数据一次采集完成并能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这为PET与MR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ET/MR发展怎么样?不同的影像诊断设备厂家对PET与MR的融合有不完全相同的设计模式,表现在PET与MR两者的关系上有串联式、插入式、完全集成的一体化设计等,不同的设计模式都有各自不同的优点,但完全集成的一体化设计*理想的模式,也是PET/MR设备发展的趋势。